集团首页 English

员工动态

首页 >> 学科动态 >> 员工动态

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2023年度建设报告

来源: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   作者:     日期:2023-11-07   点击数:  

西南交通老员工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于2019年申请获批,并 于2020年首届招生。其前身是2004年设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经过四年的努力和建设,同时依托校院学科平台,本学位点已建成了较完善的本(生物工程) -硕(生物学) -博(材料科学与工程-药物载体与材料)人才培养体系。以生物学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技术方法为基础,围绕生物医药相关领域进行学科凝练、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形成和布局了“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微纳生物技术”四个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研究方向。

1 目标与标准

1.1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与健康心理;具备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学风严谨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勇于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熟练应用计算机并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与论文的阅读与写作;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新动态,熟练掌握所从事研 究方向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胜任 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产品研发、教学或管理工作,并成为在生物学基 础研究或Bio-X(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环境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等)应用生物学多学科交叉领域合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2 学位标准

(1) 课程要求。

培养环节

本专业学术硕士学分要求

课程学分

14

学术活动(学分)

2

课题组研讨活动(学分)

3

文献阅读与评述(学分)

2

开题报告环节(学分)

2

论文中期考核环节(学分)

2

学业学分(总计)

25

(2)科研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时,学位论文创新成果须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CSCD、EI或SCI收录论文1篇;

2.在国际学科排名前25%(即JCR Q1)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物理排名前三);

3.在国际学科排名前50%(即JCR Q2)及以上级别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物理排名前二);

4.获得国家级学科、科创竞赛三等奖及以上(排名前三)或获得省部级学科、科创竞赛一等奖(排名第一或项目负责人);(由分委会认定)

5.授权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三);

6.分委会认定的其他创新成果。

注:导师需为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包含综述。

2 基本条件

2.1 学科方向

(1)植物生物学:主要研究领域:1)植物生长发育与逆境生物学;2)微生物与植物改良;3)药用植物代谢与合成生物学;4)药用植物分子鉴定技术;5)植物天然药物化学。特色与优势:本学科主要关注西南地区重要药用植物与中药材种质资源,重点开展了川芎、贝母、乌头、花椒等多种道地或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资源的分子标记与质量标准,组织培养与快繁,二萜生物碱、阿魏酸功效成分的发现或合成生物学,功能基因挖掘与转基因,基于微生物菌剂的重要植物改良以及抗菌中药产品的研发。承担纵横科研项目20余项,在Int J Biol Macromol, Front Plant Sci等刊物发表SCI等高水平研究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及授权专利多项。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领域:1)色谱材料与组学分析;2) 荧光探针与生物利用;3)衰老生物学与抗衰老药物;4)多肽化员工物学。特色与优势:该方向是公司最早设立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在基于质谱分析平台的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及药物治疗的代谢组学、蛋白组学数据整合分析,高选择和灵敏度的荧光染料及探针发现与细胞检测、基于光学特性的疾病诊疗技术与方法,基于酵母等体内外模型的衰老生物学机制及抗衰品研发,多肽稳定和化学修饰技术以及生物材料在药物递送、抗肿瘤、抗 感染等研究领域具有特色与比较优势。该领域承担纵横科研项目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在PNAS、STTT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3)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主要研究领域:1)肿瘤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2)人工智能与数据库开发;3)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与靶向药物;4)精准医疗与健康大数据挖掘。特色与优势:国内首批获准设立和招收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的高校(2003),并较早设立生物信息硕士研究方向(2004年)。以疾病生物学及生物医药研发为主要方向。在ncRNA、eccDNA、天然小分子等特色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挖掘、噬菌体文库与展示技术、肿瘤ncRNA互作调控、肿瘤免疫与抗肿瘤分子机制、抗肿瘤靶向多肽及小分子药物的研发等领域建立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及特色优势。承担纵横项科研项目10余项,在Bioinformatics、Theranostics等刊物发表高水平SCI收录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项。

(4)微纳生物技术:主要研究领域:1)微纳尺度的生物反应分离;2)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生命分析;3)微纳药物缓控释技术;4)微纳农业和环境生物技术。特色与优势:聚焦微纳米尺度的生物过程强化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点,将微纳技术与生物材料、微流控、界面化学、药物释放、酶催化等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在生物反应分离的微流控芯片以及分子印迹膜,生物分离膜和材料表界面改性,智能开关响应型的乳液界面微纳尺度酶催化系统,凝胶微球类器官等生物分离、生物催化、生物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并极具市场前景的成果。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在Adv Healthc Mater等刊物发表 高水平科研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

2.2 团队队伍

本学位点通过外引内培,已形成了一支以双聘院士(清华大学隋森芳院士)等外聘专家顾问以及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青 年骨干教授/副教授、海外优秀博士等为梯队的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国际视野开阔和强创新能力的团队与研发队伍。

目前有研究生导师3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2人,91%具有博士学位,52%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近5年新引进和入聘青年博士9人。研究生导师均有主持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教师积极参与学术服务,担任国家各级学会理事/委员以上10人次,担任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教育部、全国多个省市科技评估机构等数十个专家库的评审专家40余人次,担任Aging-US、 Biological Sciences、Scientific Reports、Adv. Mater、J Med Chem、Chem. Commun、生物学杂志等多个国际/国内知名期刊审稿人或编委。

生物学学位点部分中青年代表性优秀导师简介如下:

微纳生物技术方向的孟涛教授,是本学位点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作为四川省总工会“微纳生物技术”劳模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不仅在“Advaced Healthcare materials”、“Green Chemistry”等国际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而且多项研究成果获得转化和应用。并吸引了王垚磊、苑昊等多位优秀博士加盟团队发展。

植物生物学方向的廖海副教授,立足西南地区贝母、决明等名贵药用植物资源,深入地开展了包括结构生物学、合成生物学、以及基于组学的生物信息与分子标记分析等开创性研究,相关成果在“Front Plant Sci”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相关研究得到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重点项目的支持,并已成为本方向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硕/博士生导师。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吴明雨副教授,是本学位点建设期间入职的年轻博士,在封顺等高年资教授的指导和引领下,迅速成长成为青年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其将基础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与进展,相关成果相继发表在PNAS等国际知名刊物。取得的荣誉包括伟德国际victor1946“雏鹰学者”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硕/博士生导师等。

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方向的郭志云副教授,将肿瘤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等相结合,在肿瘤相关数据库的开发、标志物的发现以及健康大数据的挖掘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开发了TFcancer、eccDNA等数据库,相关成果在生物信息学领域顶级期刊bioinformatics等刊物发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田原副教授,作为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入职的年轻博士,聚焦多肽不稳定性的化员工物学研究,将化学修饰技术与多肽穿膜及抗肿瘤多肽研究相结合,取得了该领域突破性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Chem. Commun.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支持。

2.3 科学研究

年度

数量(万元)

纵向科研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

2019

756.98

100.0

2020

560.45

100.0

2021

1085.57

80.0

2022

771.62

130.0

2023

409.27

130.0

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新增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出版专著6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6余项,获省部级奖2项,在本领域Bioinformatics等国际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SCI科研论文95篇,纵横向科研经费4000多万元。多项科研成果获得转化,成果转化相关研究经费540万元。其中,“病毒克星”消毒液成功推向市场,并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费到账见上表:

2.4 教学科研支撑

经过五年的发展,本学位点已建成“微纳生物技术”四川省劳模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多样性国家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四川省发改委“天然药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药用特种昆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都研究中心、四川省药物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本学科研发 所需的基本实验设备以及核磁共振波谱仪、色谱质谱联用仪、荧光定量PCR仪、流式细胞仪等多种/台大型精密贵重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7612.86余万元,现有实验室面积11237.18平方米。主要科研平台如下表所示:

序号

平台名称

平台级别

对人才培养支撑作用(限100字内)

1

“中药化学”二级实验室

国家级

“中药化学”二级实验室支撑公司生物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招生创新药物方向博士研究生,为国家和地方的中药化学及生物学创新 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四川省天然药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级

四川省天然药物仿生合成工程研究中心支撑公司生物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招生创新药物方向博士研究生,为国家和地方的天然药物 及生物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国家发改委地方昆虫药物创新工程中心成都昆虫多肽构效及开发研究中心

省部级

该中心支撑公司生物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招生创新药物方向博士研究生,为国家和地方的昆虫多肽创新药物及生物学创新人才的培 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四川省药物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实验室

省部级

四川省药物质量标准规范化与安全性实验室支撑公司生物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招生创新药物方向博士研究生,为药物质量标准及生物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5

微纳生物技术四川省劳模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省部级

该创新工作室支撑公司生物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招生药物载体与材料方向博士研究生,为微纳生物领域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多样性国家创新联盟”

省部级

该创新联盟支撑了公司生物学、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作为该创新联盟的理事单位,有效利用了国家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物种质资源与信息,为药用珍稀和重要植物资 源的保护、鉴定、利用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任教师公开出版的学术专著如下:

序号

专著名称

教师姓名

出版社

出版物号

出版时间

学术贡献及影响力

1

珍稀药材川贝母的种质 资源学

廖海、周嘉裕、李遂焰

伟德国际victor1946出版社

978-7-5643-9227-7

2023-05-01

本书对促进川贝母资源 保护、生态利用与产业 发展等发挥了促进作用。

2

常用藏药植物DNA条形码 标准序列

谭睿,顾健,格桑罗

布,廖海,任瑶瑶,宋良科,茆灿泉

民族出版社

978-7-105-16148-5

2021-06-01

本书为常用藏用植物的种质资源分子鉴定、保护及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C20-二萜生物碱

周先礼,高峰

科学出版社

9787030659507

2021-02-01

系统总结了C20-二萜生物碱和双二萜生物碱的 结构类型、结构特征、 分布特点、药理活等内 容。

4

药用植物全生命周期图鉴——凉山本草

罗伦才,郭兰萍,童

妍,张兴国

上海科技出版社

9787547858042

2022-10-01

本书是我国西南地区药 用植物全生命周期研究 的重要参考资料。

专任教师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奖项类型

奖项等级

成果完成人

单位署名次序

完成人署名次序

获奖时间

1

以“研”为中心的工程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国家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二等奖

周先礼

1

1

2023-07-24

2

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慕课,突 破质量提升的结构性困局

四川省教学成果

省部级一等奖

郝静

1

8

2021-12-24

3

以“研”为中心的一流工程类公司产品体系构建与实践

四川省教学成果

省部级二等奖

高峰

1

6

2022-04-08

2.5 奖助体系

本学位点研究生奖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金为2万)、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金分别为0.8万、0.6万和0.4万,覆盖面为75%);研究生助学金包括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每年0.6万,覆盖面为100%)、“三助”助学金。具体资助信息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资助类型

年度

总金额(万元)

资助员工数

1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0

15.99

36

2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1

16.15

33

3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2

23.42

49

4

学业奖学金

奖学金

2023

29.34

62

5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20

2.0

1

6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

2021

2.0

1

7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0

21.6

36

8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1

19.8

33

9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2

29.4

49

10

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

2023

37.2

62

3. 人才培养

3.1 招生选拔

本学位授权点2020-2023年研究生总计录取人数为87人。推免生比例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40%以上,见下表。

学科方向名称

项目

2020

2021

2022

2023

生物学

研究生招生人数

20

20

20

27

全日制招生人数

20

20

20

27

招录员工中本科推免生人数

0

1

3

11

招录员工中普通招考人数

20

19

17

16

授予学位人数

0

0

0

18

3.2 思政教育

本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在学校历史性伟大复兴中奋勇当先、实干担当。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现有党支部9个,其中教工党支部3个,研究生党支部4个,党组织覆盖全体师生,有效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计划,规范党支部建设,努力提高基层党支部战斗力。

本学位点所属学校和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公司党委牵头组织院各支部和各系定期开展校院两级层面教师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及专题培训活动。学院组织开展教师师德师风年度考核和日常监管工作。同时学院领导党政班子带头组织人员进入课堂,认真听取教师讲课,做到学术无国界,课堂有纪律。在学术讲座、网站信息、 微信、微博等发布,学院按照学校审批程序进行把关。学院重视学术职业规范,按照学校有关要求,定期开展师生学术论文检查,杜绝学术不端情况。同时重视优秀教师宣传示范,积极引导教师向优秀品德教师学习,向典型学习。本学科导师涌现了多位德艺双馨的优秀研究生导师,其中孟涛教授及团队获批“四川省劳模与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黄新河副教授获得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唐立新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学院教师师德师风整体情况良好,未收到教师有关情况反映。学院将继续重视和抓好教师的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工作。

(1)公司党委书记葛永明为新生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进校第一课,要求全体研究生新生要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及“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要诀”,切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组织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厚植家国情怀,补足“精神之钙”。

(3)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研究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牢记百年征程,奋斗下个百年”、“践行初心,勇担使命”、“我为师生办好事”等党史学习教育。

(4)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精神与要求,积极参与研究生学术素养综合提升计划集体专项项目的申报,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3.3 课程教学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学业学分制,主要包含课程学分和非课程学分两部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部分主要由政治理论课、素养类课程、前沿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组成,非课程环节部分主要由学术活动、课题组研讨活动、文献阅读与评述、开题报告和论文中期考核组成。交叉前沿类课程是以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目标,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科交叉、学术交流等途径,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专业课是与本专业息息相关的课程,可从多门课程中选择。本学位点开设的前沿课程和专业类课信息如表所示。

专业名称:生物学

专业代码:071000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开课

学期

学分

备注

政治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院

1

2

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1

必修一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1

素养课

《学术素养与研究方法》

本学院开设

1

1

必修

交叉、前沿类课程

《生物医药前沿》

本学院开设

1

3

必修

专业类课

《高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本学院开设

1

4

必修

《分子细胞遗传与系统生物学》

本学院开设

1

3

必修

《生物医学与微纳技术》

本学院开设

2

3

选修

《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

本学院开设

2

3

《生物信息学与药物设计》

本学院开设

2

3

为保证授课质量和公司产品质量,授课教师选拔教学经验、科研经验丰富的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担任。学院设立院级教学督导组,严格执行《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研究生教学督导条例》、《研究生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办法》、《研究生教学检查规定》、《研究生教学巡查制度》、《研究生教学信息员工作规定》、《研究生安全工作管理规定》、《研究生行为准则》、《研究生导师师德师风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把控研究生教学质量。

3.4 论文质量

2019-2023年毕业和授学位员工83人。共计发表文章7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8篇、CSCD 37篇、北大核心4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

3.5 导团队格遴选与上岗聘任培训

2019-2023年本学位点新增硕士生导师34人(含兼职),严格按照《伟德国际victor1946研究生导团队格遴选与上岗聘任办法》和《伟德国际victor1946硕士生导师选聘标准及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导团队格遴选与上岗聘任培训工作。

3.6 导师责任落实与指导

本学位点研究生指导教师共计36人,学位点所在的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鼓励以团队指导方式开展公司产品工作,形成指导梯队,帮助青年导师成长,促进导师队伍可持续向好发展。学院制定的相关政策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均需由其导师负责为该生组建一个由导师和两位中级以上专家组成的指导小组,并要求导师应定期组织研究生参加所在团 队的学术交流活动,从抓基本功训练、抓规 范化训练、抓习惯养成等方面入手,让研 究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学术研究方法和规范化表达的方法。同时学院通过明确导师岗位权责、健全导师岗位选聘制度、完善导师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等措施,坚持导师岗位资格和招生资格分开审核,动态上岗,分类指导,加强和规范导师岗位管理。

3.7 学术交流

为增强研究生的学术氛围,本学位点邀请了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副经理和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胡长平、北京大学化学院和化员工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杨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与药学院副经理张继文等专家学者为研究生做学术报告。同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方式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

3.8 质量保证

制定有生物学专业培养方案,共计开设专业课程7门。从制度建设、导师上岗与遴选、研究生招录、学分要求、学术活动、论文开题、 学术道德与规范、中期检查、论文内外盲审、论文答辩等闭环全过程严格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评价体系。研究生助学金覆盖率100%。与美国乔治亚洲立大学合作联合培养生物学科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了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本学位点构建了公司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以学术水平作为研究生质量保障的第一要素,出台一系列措施,保障培养质量:

(1)制定了《伟德国际victor1946关于学术型硕士公司产品质量提升的暂行规定》。

(2)建立导师组制度。由专题组参与该生在读期间的课程学习、实验指导、学术报告以及开题、中期考核、毕业答辩等公司产品全过程的实验指导、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并由学院不定期抽查,对未正常履行职责的导师给予警告、削减名额、直至取消导团队格等处罚,确保导师组制度的顺利实施。

(3)开展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生物学学位点公司产品方案重新修订,以满足社会之需求,同时避免了因人开课的情况出现。

(4)加强员工综合能力之培养。结合研究生创源大讲堂,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公司师生作学术报告。要求生物学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面向学院及以上范围公开做学术报告不低于2次。

(5)加强毕业生质量监控。建立了院内、校外二级盲审制度,采用一票否决,保证毕业生论文质量达到了一定水准,同时接合教育部、省、院三级抽检制度,加强相关政策宣传,确保合格一个、毕业一个;毕业一个,合格一个。

3.9 学风建设

(1)强化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养成,组织全院研究生线上线下、集体个人收看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直播。通过专题讲座和课堂教育,教导研究生秉持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学规范。

(2)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创源’·朋辈分享” 学习经验交流分享会,高年级优秀研究生分享个人经历及高效学习方法,引导低年级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科研学习环境。

(3)举办伟德国际victor1946研究生“生命之星”科技竞赛,为全校全院生命学子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员工探索生命科学问题、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兴趣与潜力,在推动研究生科技创新、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部分具体信息见下表:

序号

活动名称

活动形式

开展时间

参加人数

教育内容(限100 字)

1

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实验室安全专题教育

其他

2019-08

170

本次活动教育内 为《研究生日常教 育管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教

育》,旨在提醒同学们实验室安全规 范。

2

研究生学习分享会

其他

2020-04

500

本次分享会邀请封顺教授从课题名

称、选题背景、正文、研究方法及路径、时间安排、预期成果及参考文献等七部分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撰写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3

中药药理与制剂研究团队“以沟通活跃思维:学术茶话会”

其他

2020-05

30

为加强学术交流、激发科研热情,此次活动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交流中分享各专业和学术经验,以期对将来的学术工作和就业有所帮助。

4

国际视野及学科前沿分享会

其他

2022-12

50

本次国际视野及学科前沿分享会邀请 到了生命科学与工 程学院孟涛教授以及2022年研究生“竢实扬华”奖章获得者谭力川进行 了学习分享,引领 同学们向科研榜样 学习。

5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

其他

2022-11

2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青年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 凝聚到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任务上来,为党培养坚定可靠、堪当重任的 青年骨干。

6

2021年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报告会


223

线下集中收看四川省科学道德和学

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直播,弘扬 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遵循科 学规范,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

7

“交大五老”事迹学习会

其他


116

组织研究生新生线上线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习“交大五老”的光辉事迹,领会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

8

创“源”·朋辈分享

其他


50

本次活动旨在为公司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风貌和氛围,加强了学院本科生、研究生两校区员工之间的交流互动,助力形成浓厚的学术科创氛围,促进形成员工学习内生动力不 断助力员工成长成才。

3.10 就业发展

本学位点研究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升学及医疗卫生单位等。2019-2023年毕业生83人,就业率100%。部分信息见下表:

单位类型

年度

党政机

高等教育单位

中初等教育单

科研设计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

国有企

民营企

三资企

部队

自主创

升学

其他

全日制硕士

2021

1






2

15




1


2022














2023





1


3

10




2


3.11 管理服务支撑情况

1.全方位关注研究生成长状况,建档帮扶重点支持研究生。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 主”原则配齐配优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务员,围绕研究生、关照研究生、服务研 究生,及时发现特殊情况研究生并给予重点支持,对心理困难、学习困难、家庭经济 困难及就业困难等特殊情况研究生做到“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已重点支持研究生45人次。

2.多形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切实强化研究生安全意识。坚持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 组织研究生学习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邀请消防教官举办消防安全专题教育;联动属 地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通过年级大会、主题班会多渠道宣传普及 反诈知识;持续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工作,学院领导带头深入研究生宿舍,加强宿舍卫生安全管理。

3.12 对外合作

本学位点建立以来,在学校国际化战略的推动下,一直保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乔治亚洲立大学联合建设生物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括生物学本科 3+1项目,生物学和药学硕士2+1项目,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本硕博”一体化的生物 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极具特色,多位员工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加入川渝医药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并与海思科药业、康弘药业、奥邦制药等知名制药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1年学院与北京赛赋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诺和晟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蓝光英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携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联培协议并聘任四家企业的23位专家作为公司企业导师(包含1位国家千人和2位四川省千人)。

4 服务贡献

4.1 科技进步

本学位点以生物学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技术方法为基础,围绕生物医药相关领域进行学 科凝练、人才引进与队伍建设,形成和布局了“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 物学”“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微纳生物技术”四个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生物学基础及应用研究方向。建立成果转化奖励机制,促进中心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应用。部分成果得到转化应用。

(1)天然植物抗菌液(PAMs)的研发,与云南普洱丹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已实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企业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开发出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院制剂“紫芸解毒止痛酊”(滇药制字Z20150009)和“红金妇炎酊”(滇药制字Z20150001)以及“天然植物抗菌液”、“康人间花露水”、“大爹大妈”肥皂、“皮肤痒痒水”等系列快消产品。

(2)一种新型固态抗菌消毒组合物的研发,与成都碧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已经进入申报阶段。

(3)孟涛教授的微纳米生物技术团队与中邦集团合作,成功研发纯天然的低酒精浓度复合配方消毒液—Gewiss®消毒液,在新冠疫情狙击战中发挥重要力量。

(4)邱忠平教授团队研发的微生物菌剂/菌肥,在垃圾渗滤液的无害化处理、土壤改良并应用于烟草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种植,展现了潜在重要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不仅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而且得到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四川省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烟草公司攀枝花分公司等纵横项科研项目的支持。

4.2 经济发展

本学位点整合行业资源,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四川省生物医药和应用研究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相关科研成果转化,五年来获得了横向540万元的科研经费。同时,毕业的员工参与到包括新冠抗疫研究等多个行业与领域,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3 文化建设

(1)开展“阳光满研途,研途好风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生’随影动——中央电视台CCTV9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影”教育学习活动、设置班级心理观察员等,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素质,增强研究生识别和预防心理问题的能力,丰富研究生课余学习之外的精神世界。

(2)注重“美育”与“劳育”相结合,举办“惟吾德馨”研究生寝室美化活动,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优美宿舍生活环境。

(3)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举办“生生不息”乒乓球班级联赛、参加“扬华杯”八院篮球赛,引导员工在学习科研之余走出宿舍、放下手机,跑入操场、强身健体,拥有良好的“革命”本钱。

4.4 智库建设与咨政研究情况

本学科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区域发展,致力于建设新型高校智库。新冠疫情期间,学科骨干教师开主持中药抗新冠重点项目,开发上市新型抗菌洗手液。开展马边彝族自治县开展林竹产业技术培训会与调研、藏区川贝母规范化种植培训等。在咨政研究方面,本学位点茆灿泉教授参与了科技部202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四五” 重大研发需求征集,撰写“炎症疼痛用创新中药/民族医药体表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并通过学校和四川省科技厅上传科技部。2020年,向中国免疫学会提交了“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的建议”,并得到中国免疫学会秘书处的邮件反馈。2020年,受邀参加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组织的“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布局预测研讨会”并发言。